——记我校原校长窦伯菊教授
文/边 辑
“一夜新霜著瓦轻,芭蕉新折败荷倾。耐寒唯有东篱菊,金粟初开晓更清。”白居易的这首《咏菊》赞美了菊花凌霜盛开、素雅坚贞的品格。倘若用这首诗来形容我们敬爱的窦伯菊校长,可谓恰如其分。菊,向来以其不畏风寒、坚强高尚的情操为世人所称道。窦伯菊校长人如其名,五十多年来,她将自己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祖国边疆的教育事业,以菊的质朴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奉献之歌。
窦伯菊1951年从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毕业后,志愿支援边疆,带领华北五省二市第一批大学毕业生赴内蒙古自治区从事建设工作。她先执教于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第一中学,尔后调任内蒙古师范大学(原内蒙古师范学院),1956年到东北师范大学攻读动物生态学研究生,毕业之后继续留在内蒙古师范大学任教。半个多世纪以来,她历任系党总支书记兼副系主任、教务处副处长、科研生产处处长、院党委常委、副院长、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等职,在教学科研和教育行政管理工作方面均做出了突出贡献,在区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。她还曾任中国高教学会、中国动物学会,中国老教授协会、北京师范大学校友会理事;内蒙古自治区高教管理学会、内蒙古动物协会理事长;内蒙古高教学会、内蒙古动物协会、内蒙古人口学会副理事长;现任内蒙古自治区老教授协会、北京师范大学呼和浩特校友会名誉会长。
“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!”
1947年,窦伯菊考入了北京师范大学生物系。在那里,她遇到了令她终生难忘的恩师汪堃仁先生。汪先生是留美教授,治学严谨,业务精深娴熟,授课经验丰富,常常征引一般教科书上没有的新资料、新观点,使学生们既开拓了视野,又提高了思辨能力。1950年,作为预备党员的窦伯菊学长被选为系团支部书记,组织上分配给她的任务之一是与汪先生直接联系。于是,每逢召开重要会议或开展重大活动,如抗美援朝、学生参军调干、高校院系调整等,她都去找汪先生,请他谈谈个人的认识,先生关心时事政治的爱国热情以及光明坦荡的宽广胸怀,都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有时,窦伯菊也将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向先生请教,先生每次都以深入浅出的讲解启发她的思路,使她受益匪浅。在汪先生的言传身教之下,窦伯菊学长立志要以先生为榜样,毕业后争当一名受学生欢迎的好老师。
1951年,为了响应国家支援边疆的号召,刚刚大学毕业的窦伯菊决心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。对于她的决定,汪先生给予了热情的鼓励,并且叮嘱她要做好克服各种困难的思想准备。于是,窦伯菊学长带着恩师的嘱托,带着对祖国的热爱,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希望,踏上了她的支边之旅。
抵达内蒙古自治区后,窦伯菊到了区重点中学——乌兰浩特一中(当时的兴安中学)任教。一开始,学校安排她教初中的植物学、动物学,并担任初二年级的班主任、女生宿舍管理和课外活动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工作。一个多月后,学校又根据她的教学效果,将高中的人体生理学交给了她。窦伯菊非常高兴,因为那既是她师从汪先生学的课,又是学得很好的一门课。接着,由于工作出色,学校教导处聘任她为教导员,校党支部改选时又选举她为宣传委员;学校开办“体育教师培训班”后,也由她担任了运动生理学教师。这样,窦伯菊一共承担了四门课,周学时16节,再加上五项社会工作,负担极重。白天,除去上课、工作及必要的会议外,备课时间非常有限。到了晚上,除辅导外才是她的备课时间,她天天熬到深夜,有时实在困得不行了,就先睡上一会儿,再起床接着备课。当年的冬天,她的宿舍搬到了生物标本室的小里屋,标本室成了她的备课室,标本室后隔着一个饲养小动物的小院,外面就是通往成吉思汗庙的荒郊野外了。乌兰浩特的严冬零下三十多度,炉子生得不旺,有时钢笔水都结了冰,她担心冻坏标本瓶,只得一再生好炉子再继续备课。为了在教学时贯彻教育学原理中的直观性、巩固性等原则,她还利用星期天采集标本、制作教具、绘制书上的全部图表,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。虽然条件简陋、工作量大,但是窦伯菊把全部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了教学工作中,干得很起劲,丝毫没有感到辛苦。因为她在心里为自己立下的追求目标,是当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。
1952年,大学毕业后的半年试用期已满,学校根据窦伯菊的工作量、工作态度和业绩,给她评定工资360分(每100分折合人民币25元,比同期的毕业生高出40-80分)。当年寒假前,她被评为了兴安盟的优秀教师。次年,她担任校团委书记,被选为乌兰浩特市的政府委员,暑假后提升为副教导主任。1953年暑假,窦伯菊回北京探亲时,《人民日报》记者柏生专门采访了她并予以报导,她为母校赢得了荣誉。母校邀请她返校与应届毕业生座谈。当时,窦伯菊回到生物系看望汪先生,并汇报了自己的工作情况。汪先生脸上露出了少有的笑容,鼓励她说:“我曾和别的先生说过你,你像个男孩子,办事有魄力。你好好干吧!一定会做出更大的成绩。”受到恩师的称赞,当时年仅25岁的窦伯菊学长心中有着说不出的高兴。
同甘共苦建师院
1952年初春,窦伯菊到乌兰浩特一中任教仅一个学期之后,校长便找她谈话:“内蒙古要成立高校,学校的人事上有变动,想让你担任生物教研组的组长,你看怎么样?”当时的窦伯菊已经承担了初中到高中的几门课程,并且还承担着好几项社会工作,但面对校长期待的目光,她还是毫不犹豫地回答:“行!试着干吧!”没过几天,学校便从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组各抽调一位有授课经验的中年老师到高校任教;接着又组织高中教师推荐优秀学生去上大学,共组成6个班。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于1952年5月5日郑重宣布:内蒙古师范学院成立了!
1954年,窦伯菊被调到了师院,开始了她与师院同甘共苦的历程。
到校伊始,校领导让窦伯菊主持生化科的工作,担任副主任,讲授二年级的《脊椎动物学》。开学在即,当她领到教材,借到参考资料、准备上课时,又临时接到通知改教新生班的《无脊椎动物学》。窦伯菊服从工作需要,毫无怨言地重新备课。从1954级新生班入学到他们毕业,窦伯菊共为他们讲授了《无脊椎动物学》、《脊椎动物学》和《达尔文主义》三门课,并且同时负责实验、辅导答疑、批改作业等工作。那个班是窦伯菊到师院后教过的第一个班,学生们的艰苦朴实、勤奋好学给她留下了难忘的印象。
当时内蒙古师范学院的师资严重不足。教师来源有二:一是像窦伯菊那样从重点中学抽调来的具有大学水平、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;二是从高校分配来的毕业生。他们做到了调之即来、来后能讲,每个人都承担了两三门课,周学时达到了16-18节。他们不仅教书育人,还兼着各种社会工作,还要四处奔走采购图书和仪器、建立实验室、制定规章制度、参与基建工作……经过一年的辛苦努力,师院建立起了蒙、汉语授课10个学科,教师猛增至95人,并且拥有了价值40万元的仪器、标本和7万余册图书。如此的规模和发展速度,原有校舍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,于是学校便在呼和浩特市新城南门外的荒郊野外修建新校舍。1955年暑假,窦伯菊随着学校搬迁,坐着马车出了新城,一望无垠的农田中立着一排排平房,那便是新校舍。当时的师院新址四周荒无人烟,为了防止夜间遭到狼的侵袭,学校在家属宿舍的房子背后,画满了大白圈。条件虽然艰苦,但也有愉快的娱乐生活,窦伯菊至今还记得那年冬天在工人文化宫举办苏联电影放映周,上映《一个没有说完的故事》等三部影片,学校组织包场,师生三三两两在夜里步行着,直穿铺满白雪的野地就到了影院,别有一番情趣。
此后,师院飞速发展。到了1957年底,学校增设了马列主义和教育两个教研室;附设附属中学和小学各一所,有了学生教育实习和研究基础教育的基地;教职员工总数达到562人,其中教师近300人。由于师资力量、图书仪器、校舍建设等方面均有了一定的基础,学校从1958年起将科改建为系,招收四年制本科生,师院历经6年建设,终于步入了发展的新阶段。而一切可喜的成绩,都与全体教职员工们的努力密不可分。在那艰苦的岁月里,窦伯菊和所有的教职员工们,从不叫苦、不喊累、不计较报酬,一心扑在工作上,为内蒙古的高教事业,默默地奉献着个人的青春和才智,他们是师院以及后来的内蒙古师大功不可没的创业者和开拓者。
十年校长艰辛路
由于工作出色,1983年窦伯菊被任命为内蒙古师范大学校党委副书记、校长,直至1993年退休。
出任校长十年,窦伯菊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,并勇于探索创新,从多年实践中总结出了“四不”原则,即师范大学不盲目向综合性大学攀比,坚持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服务,为有效提高基础教育的质量服务;不盲目追求学科门类的综合化,为基础教育和调整中等教育结构的需要服务;不片面追求研究生的升学率,切实办好本科教育;不脱离实际地扩大办学规模,坚持从实际出发,稳定招生人数,逐步改善办学条件,努力提高水平。通过在教学体制、专业设置、教学计划、课程体系、招生及毕业生分配等方面认真落实“四不”原则,有效端正、统一了全校的思想,促进了学校的健康发展。
1984年,窦伯菊从培养学生能力、开发学生智力出发,提出了适当增加自学时间、实践环节及选修课的“三增三减”措施,修订了教学计划,纠正了学校以往重讲授轻自学、重理论轻实践、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。1985年,窦伯菊倡导进行培养优良教风、学风与工作作风的“三风”建设,在全校开展教书育人、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活动,随后又提出了“严谨治学、严格管理、严密考核、严肃处理”的“四严”方针,使校风发生了显著变化,促进了教学改革。窦伯菊十分注重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,坚持每年亲自为新生做入学教育的首次报告,为全校班团干部、学代会代表及业余党校学生做各种报告、上党课;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群体活动,重视对教学管理的领导,更重视教学管理的科学化、规范化和制度化,她在各种大小会议上的报告、讲话,从不用秘书代笔,均自己撰稿,准确表达自己的思想、观点和意见;学校上报或下发的文件,凡他人起草的,她都认真修改审定后方才签发。她还特别关心民族教育的发展和蒙文教材建设,有关蒙文教材编写、教学研讨会,凡她参加的她都能有针对性地提出意见。她还通过各种渠道先后同澳大利亚、英国、日本、蒙古、美国等建立校际关系,邀请外籍专家人数在自治区高校中居于首位;此外,她还大力支持教师出国深造,内蒙古师大在国外攻读学位的教师人数在自治区亦名列前茅。
难能可贵的是,窦伯菊担任校长之后,始终坚持不离讲台,主讲领导科学,同时为生物系学生开设选修课。由于她治学严谨,经验丰富,授课内容新颖,深入浅出,教学质量高、效果好,一贯深受学生的欢迎。1988年她给85级学生开设选修课,86级学生和研究生均有人参加选修,再加上旁听者甚多,原定的普通教室容纳不下,只好改在了宽敞的阶梯教室。期末教学评估,她得了95分,在生物系稳居首位。与此同时,窦伯菊的教育科研工作也从未间断,她共发表论文近20篇,其中两篇曾获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、三等奖;她参与编著的《脊椎动物野外实习指导》一书,高教出版社已再版三次,1988年被评为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,获国家教委k8凯发官网的荣誉证书;她主持编著的《生态学与人类生活》一书,著名生态学家钱国祯教授评价它“内容章节十分有序,深入浅出地论述了近代生态学的各个方面,内容相当完善”,此书已成为部分高校生物系生态学的主要参考书。
十年校长艰辛路,窦伯菊以其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,为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及内蒙古师范大学做出了突出贡献。在她担任校长期间,内蒙古师大先后被评为了自治区先进高校、全国民族教育先进集体、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单位等,而她本人也于1989年9月被国家教委、国家人事部、中国教育工会评为了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并授予奖章。
1993年,窦伯菊光荣退休了,但早已习惯忙碌的她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,她组织建立了内蒙古自治区老教授协会,并亲任会长,在新的岗位上继续发光发热。退休十几年来,窦伯菊先后获得了多项荣誉:1995年被中国老教授协会评为先进工作者;1996年主修的《内蒙古师范大学志》被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委会评为二等奖;1998年被内蒙古党委组织部、老干局、人事厅评为“全区模范老干部”;2000年被中国老教授协会授予“科教工作优秀奖”;此外还多次被中共内蒙古师大委员会评为优秀共产党员。退休后的窦伯菊学长,正如那“不畏风霜向晚秋”的金菊,以她的全部热情,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撒播着美丽的夕阳余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