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记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教职工合唱队
本网讯七月骄阳似火。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之际,内蒙古师范大学举办了教职工合唱比赛,以“弘扬主旋律,唱响中国梦”为主题,庆祝党的生日。公共外语教育学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教职工积极响应,掀起了一轮高唱“红歌”“积极备战”的歌唱热潮。
领导班子成员意识到这是一次凝聚人心、体现共外人团结向上精神风貌的绝佳机会,因此学院专门召开会议进行了动员和部署,力争在不影响学院正常教育教学的前提下,在合唱比赛中争取最佳成绩。
学院专门聘请了音乐学院的徐敬珉老师做指导。在徐老师的指导下,学院选取了两首歌曲作为参赛曲目,一首是歌剧《江姐》选段《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》,另一首是长征组歌之一。大部分老师对这两首歌曲都不熟悉,尤其是第一首曲目比较专业,难度极大,要想在短时间内把这两首歌曲拿下,的确是摆在共外老师们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。但是不甘人后的共外老师们并没有退缩,而是迎难而上,在参赛的近三十个队伍中取得了总成绩第五,获得了三等奖,同时在微信投票人气排名中仅以微弱劣势屈居第二。
“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”,学院领导班子深谙这一道理,他们克服了自身行政任务繁重,甚至身体不适等诸多困难,积极带头参加歌唱训练。
在榜样力量的带领下,共外的所有老师都以不同形式参与到这次歌唱比赛当中来。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,从训练开始到比赛结束,共外的每一个人、每一个角落都回响着相同的主旋律,与之相伴的则是一个又一个的感人画面,如同花絮点缀其中,相得益彰。
花絮一:为了唱歌“舍弃”孩子
队伍年轻、女教师多是公共外语教育学院的一个突出特点,在组织这次比赛中也成了一个主要的矛盾。教师中像鲍瑞、乌尼日、李桂莲、丽丽、王红等老师,她们的孩子都只有一两岁,为了练歌,她们不得不把孩子托付他人照看,或者干脆带在身边跟着一起参加训练,以至于孩子也学会了哼唱红歌。
花絮二:在家休产假不忘拉票忙
有的女老师正在家里休产假,不能参加合唱训练。但她们依然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比赛活动之中。当听说学校要进行微信投票评选出一名人气奖后,她们和大家一起热情饱满地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拉票活动。为了每一票,她们甚至放弃午休时间,不失时机地动员所有可以动员的人力资源。在她们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下,最终票数达到近万,仅以微弱劣势屈居第二。
花絮三:不能登上舞台甘愿做后台
有的老师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参加训练和比赛,比如,郭赟老师刚刚从美国归来没能参加训练,郭敏老师参加了一半训练哮喘病发作不宜继续训练和比赛,朱海青老师因咽炎不能发声,等等。这些老师依然没有闲着,她们也在以各自的方式为大家为比赛服务,成为这个合唱团的后台服务志愿者。
花絮四:顾不得亲人病重,改签飞机票
比赛即将到来之际,于泳老师母亲病重需要到外地手术治疗。原本已经定好飞机票,为了不影响合唱,于老师和家人商量后,毅然改签了飞机票,直到比赛结束后才连夜飞往外地照顾生病的母亲,这让所有老师都非常感动。
花絮五:不用任命,毛遂自荐做指导
几位德高望重的老教师,朱宣东、娜敏,谢伟华和纪雪梅老师等,她们不但歌唱得比较好,感受力较好,而且她们热心助人。在看到团里一部分成员唱歌有时掌握不好音准,她们便自愿当起了业余辅导员,热心耐心地帮助他们纠正发音,指导唱法。甚至牺牲个人休息时间进行一对一的辅导。这让大家感觉很温暖。
花絮六:“皇帝”领唱,练坏嗓子
共外队伍中有一位“皇帝”,他就是李世民。李老师是这支队伍中的名人,因为他和唐朝的皇帝同名,他也是一位能人,多才多艺。李老师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担任合唱的领唱,为了练好领唱部分,他一遍又一遍地练习,好多次嗓子都哑了,只好靠口服药物来坚持。在最终的比赛中,李老师不负众望,以他高亢有力的领唱博得了在场观众的热烈掌声。
花絮七:服装不合体,我们自己有裁缝
为了比赛的整体效果,学院经过多方比较后,选择了一套服装作为比赛服饰。在试穿时,有的老师感觉衣服不够合体,不知道该如何处理。没想到共外真是能人不少,居然有个裁缝就在大家中间,这个裁缝就是纪雪梅老师。纪老师主动请缨为大家修改服装,经过她的一双巧手,服装终于得体了。老师们也都竖起了大拇指。娜敏老师也在深夜带着两位老师赶往裁缝铺帮她们修改服装。
花絮八:评职称,练红歌,两不误,相得益彰
练歌期间,也正是学校职称评定最如火如荼的时候。学院有七八位老师参加职称评定,比如屈原老师、李世民老师、刘霞光老师等,他们百忙之中也没有忘记练歌,在忙完自己的事儿后,利用业余时间复习。
花絮九:我家的就是大家的,咱啥也不缺
练歌过程中需要一台电子琴,徐老师说有一台电子琴最好,问谁可以带来,话音刚落,曾凡振老师二话不说第一个举手:“我家有,明天带来。我家的就是大家的。”大家高兴地笑了。比赛当天,李晓英老师自愿拿来了家里的挂烫机,有了这神器,女老师们就可以衣着靓丽地登台表演了。另外,曾老师还为舞台背景的选择做了很多工作,最后选出来的背景图片很好地配合了合唱比赛的现场情景,为比赛增色不少。